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收看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红故事系列节目。今天为您带来的红色故事是——《血染的日记相册》,我是讲述人高宗雯。
在我工作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里,保存了几百张黑白照片,这些珍贵的红色史料许多都曾刊登在《晋察冀画报》上。通过对《晋察冀画报》历史的研读,我了解了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血染的日记相册》。
血染的日记相册
这本相册珍藏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相册封面铁锈般的血迹仍然清晰可见,岁月的沉积更加增添了她承载历史的厚重,相册见证了两位革命烈士担当大义、前赴后继、慷慨赴死的崇高精神气概。
雷烨,浙江金华人,1938年参加革命,他深入敌后,用镜头记录日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累累罪行。1942年秋,雷烨以冀东军区代表的身份来到阜平参加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并留在了画报社工作。雷烨同志性格开朗,为人随和,当时很多同志都误称他为“雷华”,他也乐呵呵的答应。
一天,沙飞和雷烨来到抗敌剧社,见到了当时还是小女孩的田华,雷烨对田华说:“你叫田华,我叫雷华,咱们二华照张合影吧。”然后抱起田华合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一大一小两个八路军战士笑的是那样开心。12岁的田华是第一次拍照,可谁也想不到这张照片却成了雷烨的最后遗照。
1943年4月19日深夜,雷烨刚刚完成照片选定和说明编写,曹家庄突发敌情,雷烨带着2名警卫员匆匆向北突围,突到南段峪山谷,遭到日本鬼子铁桶般包围。交战中,雷烨不幸负伤,在敌人步步紧逼的生死关头,雷烨毫不犹豫的对警卫员说:“我来掩护,你们赶紧突围。”警卫员执意不肯:“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出去,要死,一起死!”雷烨斩钉截铁的说:“要死死一个,不能都死,带上底片,你们快撤,这是命令!”两个警卫员哭着突出重围。雷烨坚持孤身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全身多处负伤,他忍痛砸毁心爱的相机、钢笔、手表,就在敌人疯狂扑到身边时,他从容举起手枪对准头颅扣动了扳机,鲜血喷洒在随身携带的日记相册上。
一本相册,两份坚守
雷烨牺牲后,另一位战士接过了这个血染的日记相册,续写着烈士未完的日记,这位战士名叫赵烈。
翻开血染的日记相册,第一页就是赵烈同志饱含兄弟情、战友情的题词,题词是这样写的:“在这个册子上面,有你和暴敌遭遇决然自杀时所留下的血迹斑斑,当我每次翻开它,看到那已经变成紫黑色的血迹和铁夹上为血所侵蚀而生成的铁锈的时候,你那年轻智慧的脸颊,沉毅而和蔼的神色,清晰而响亮的声音,都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抚摸着你那已经消失了温暖和热气的血迹,我便记起你所留给我的深刻印象,雷烨同志!我就拿着你这遗物做为对你不可磨灭的永恒记忆的纪念品吧。”
赵烈是晋察冀画报社年轻的政治指导员,优秀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摄影家。他拍摄的抗战照片,同样为晋察冀抗战史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史料,成为红色经典。1943年12月的反扫荡战斗中,晋察冀画报社在阜平县柏崖村遭到日寇包围。为了保护底片,掩护报社突围,赵烈和9名战士担负起阻敌任务,惨烈的阻击战在胭脂河畔打响,面对穷凶极恶的数倍来敌,赵烈和9名战士沉着应战,顽强抵抗,战自最后一人,赵烈浑身是血,犹自死战不退,直至壮烈牺牲。23岁年轻的鲜血再次染红了这本珍贵的日记相册......
一本相册,两位烈士,万千情怀,为了红色革命事业,两位烈士的鲜血流在一起。回望战争年代,无数先辈为追求自由民主的梦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今天,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在我的心里,我已坚定的接过了这本血染的日记相册。
一本血染的日记相册,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它见证了日本法西斯的疯狂和残忍,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大义和宁死不屈。一个个红色故事,象征着光明,凝聚着力量,引领着未来,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永葆革命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