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保定讯(通讯员杨宪敏 张洁)仅今年上半年,已发布就业岗位1.3万余个,200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这组数字,见证了唐县与北京市朝阳区人社局建立扶贫劳务协作机制两年以来,唐县在致富道路上的收获与发展。
信息平台覆盖贫困乡镇
2017年扶贫劳务协作机制建立以来,该县利用北京帮扶资金160余万元,设立“唐县劳务协作帮扶工作站”,建立劳务信息平台县、乡、村三级网,不但覆盖13个贫困乡(镇),还直达13个贫困村。
据统计,2018年,该平台共发布北京用人单位招工岗位2.06万个,举办劳务对接招聘会4次,带动2.2187万人次到北京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738人。今年上半年,已发布就业岗位1.3万余个,帮助200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设置公益性岗位助脱贫
盛夏时节,唐县金泰城市花园小区内,人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聊着天,李兰女却认真地打扫着5号楼的卫生。
临近中午,她牵起3岁小女儿的手准备去到另一栋楼里,那里是她们的家。如此的生活,近一个多月已成为李兰女的日常。李兰女是马沟村人,今年45岁,扶贫易地搬迁来到这个小区,家境不富裕,又患有慢性病做不了重活。
“多亏给我安排这个公益岗,在家门口上班不说,还能带带孩子,真没想到咱们这种身体也能变成‘上班族’。”谈起新工作,她有些兴奋。
李兰女的情况是唐县公益岗安置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针对劳动能力不强的贫困群众,唐县开发了保洁员、治安员、公路养护员、虫情测报员、防火巡查员等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唐县2019年利用北京帮扶资金968万,安置3416人到公益岗就业,基本覆盖该县弱劳动力贫困群众。
技能培训惠及贫困群众
“今年春天,有人到我们村宣传月嫂培训,我也想学门技术,便上了培训班。”8月6日,郭敏卿说,现在月嫂很“吃香”,她培训完就到了北京工作。“刚开始一个月工资五六千,现在有了经验能挣到一万多元。”
这样的收入在以前,郭敏卿连想都不敢想。“之前在家就是围着那几亩地转,自己也想赚钱,可是没技术找工作不容易。通过参加技能培训找到现在的工作,真很知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掌握就业技能,2018年,唐县就业服务局开展了以家政服务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2019年,进一步创新形式和内容,不但聘请专业优秀老师,带上教具、教材送培训到乡村,还将培训内容拓展到木工、缝纫、畜牧养殖等多个门类。目前已累计开班80期,参训3633人,其中贫困群众1493人。
“通过这些专业技能的培训,更多的人掌握了一技之长。有了技术后,大部分人已经从‘要我脱贫’转向了‘我要脱贫’。”张贺然说,接下来,他们会瞄准更加“精准”的目标,进一步创新形式和载体,让更多困难群众看到脱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