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史博佳 通讯员 范海龙)保定唐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牧草丰盈,气候适宜,具备发展养殖业的天然环境。近年来,唐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肉羊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逐步规范、引导和壮大肉羊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肉羊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集“羔羊繁育、肉羊育肥、屠宰加工、饲料生产、有机肥加工”于一体的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目前,该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羊集散地,肉羊年销售额突破160亿元,被确定为国家肉羊屠宰标准化试点县、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规模养殖类示范县。
创新饲养模式,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夏日里的南店头乡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蝉鸣鸟叫声中,羊群的“咩咩”声成为当地一曲独特的乐章。7月24日,在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里,养殖户刘强正在用自动喂料机给羊群喂食。偌大的养殖场,干净整洁,几乎看不见粪便,闻不到异味,上千只羊长得膘肥体壮,看管的工人只有一两个。刘强说,这都是现代化养殖带来的好处。
他告诉记者,南店头乡是唐县肉羊养殖产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但传统散养放牧式饲喂方法受土地、牧草资源等因素制约较大,产业发展速度较慢。这些年,养殖户们不断探索尝试,由原先的散养放牧式饲喂发展为舍饲模式,在全国首创了短期育肥模式。
“你看我养的这些羊,基本都是内蒙古的羊,我把羔羊买过来,在本地育肥,5个月左右,羊就可以出栏了。”刘强指着栏里的羊群高兴地对记者说。
从“自繁自养”到短期育肥,唐县积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引导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科学养殖、规模养殖,肉羊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不仅如此,近年来,唐县还探索实施了“漏粪板 发酵床”“漏粪板 传送带”“漏粪板 刮粪板”等模式,成功解决了养殖异味问题。
“曾经粗放的养殖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产业发展,不仅难以占领高端市场,还不环保。”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贾志辉介绍,近年来,唐县在全县范围内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推动肉羊产业规范化发展。同时,推进“三清一复”(清羊只、清羊棚、清羊粪、复耕地)工作。从羊棚建设、科学饲喂等方面,制定肉羊养殖产业标准体系,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养殖模式。在畜牧养殖审批管理方面,严控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场建设。另外,该县下大力度发展集中养殖,建成4个高标准集中养殖小区,打造种养结合、绿色生态的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与养殖户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联合体,推动肉羊养殖组织化、规模化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补齐产业链条短板
在保定瑞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屠宰车间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流水作业,屠宰过程方便快捷。
在唐县,像保定瑞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这样日屠宰量2000只以上的屠宰企业有5家。
近年来,唐县致力于改变肉羊养殖单一发展模式,逐步细化专业分工,拓宽产业链条,申报国家肉羊全产业链培育项目,形成集“育种、育肥、屠宰、加工、运输、销售、饲料、有机肥加工”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协同并进、互利共赢”的肉羊产业集群。
同时,唐县强化招商引资,推动肉羊产业做大做强,引进肉羊产业上下游项目,推进瑞丽肉羊食品深加工项目、直隶黑猪肉食品中央厨房项目建设。
在培育新兴业态方面,唐县做强“肉羊 ”文章,利用京昆高速两侧腾退土地,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带,挖掘肉羊养殖历史传统,制作“三羊开泰”“领头羊”等铜雕工艺品。另外,唐县推进“肉羊 服务”,发展形成一批肉羊医治、剪羊毛、饲喂等专业化服务组织,直接带动全县约10万人就业增收。
注重品牌培育,打造唐县肉羊品牌
“唐县有羊肉,却没有好品牌,看到过东西,叫不出名字”,这曾经是唐县羊肉面临的困局。
当前,随着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人们消费观念逐渐转变,农产品品牌化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
唐县组建专业服务队伍,为肉羊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线上线下销售等“一条龙”式服务,开发“亲亲羊”“青坡上”“羊多多”等一批羊肉新品牌,使羊肉产品穿上“新衣”走向大市场。同时,唐县强化产品推介,组织全县肉羊加工企业参加农博会等全国性大型展会,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瑞得利”“亲亲羊”等自有品牌享誉京津市场。2023年,唐县成功举办中国·河北唐县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暨河北首届“唐羊”文化节,打造“唐县羊肉”品牌ip,为全国羊产业关联单位、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交流平台,推动肉羊产业化经营。
“下一步,唐县将继续做大做强肉羊全产业链,实施区域公用品牌‘唐县羊肉’打造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唐县羊肉’品牌影响力,加快推进由养殖大县向养殖强县、养殖名县转变,着力打造‘中国北方羊城’。”唐县县长孟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