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何香久:让农民工享受更多的文化权益-ks8凯发官方网站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05 11:35
【字号: | | 】 【背景色

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长城网 刘伟 摄

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接受长城网专访。长城网 刘伟 摄

  长城网北京3月4日电(特派记者 赵晓慧 刘伟 贺宏伟)“农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必须首先实现文化上的认同和融入,只有这样,融入城市才更易变成现实。”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在接受本网专访时指出,要在为农民工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文化辅导和培养,让他们从文化渴望者、接受者向文化服务融入者、参与者转变,从而享受更多的文化权益。

何香久谈如何让农民工享受更多文化权益。长城网 刘伟 摄

 

合影留念。

   具体访谈内容如下:

  长城网:请问您今年带来哪些提案呢?

  何香久:我今年带来的提案主要是关注农民工文化权益问题。提案标题为《让农民工享受更多的文化权益》,这个提案也是我去年提案的一个延续,因为我去年关注的是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今年是关注他们的文化状态。

  长城网:为什么一直关注农民工问题呢?有没有什么原因?

  何香久:主要原因在于我接受了省委宣传部的一个任务,写一部关于农民工的书,在写作过程中,我接触并了解过120多个农民工,并且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发现农民工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中国的农民工有2.63亿,外出务工人员有1.69亿,他们带的子女和家属有1277万,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去年的提案是让农民工更多地融入城市,后来我发现这其中存在着一个症结:如果在文化上不能真正融入,那么也就不能完全地融入城市。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国家对公共文化的建设投入力度是非常大的,这些年国家投入了700多亿,建了600多万个农村书屋,每一个乡镇都有文化站,但是国家花这么多钱、投入这么大,农民工却享受不到,因为他们外出打工。同样的,城市部分的文化投入,他们又没有资格去享受和参与。这样一来,城市和农村所提供的公共文化部分,农民工都无法得到,所以他们就逐渐成为边缘人。更可怕的是新生代,80后、90后农民工,他们多半从留守儿童成长起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文化程度比较高,对自己职业认同要求比较高,对城市的认同超过农村,但对城市而言,他们又是一群“他者”,是一群陌生人、边缘人。同样的,对于家乡而言,他们依然是陌生人和边缘人,遭遇双重的文化尴尬。

   这个群体非常大,占全部农民工的60%以上。对于这样一个群体,如果我们漠视他们的文化生活,让他们的文化日益孤岛化、沙漠化、边缘化,那么这一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我接触过的农民工,他们所谓的文化生活就是睡觉、聊天,还有一部分是打牌,好多农民工一二十年没有看过电影。我采访过一个新生代农民工,他说自己四年内看过两场电影,还有一个收入比较高的农民工,同样的也是四年内只看过两场电影。此外,四成以上的农民工没有一本书,从这个角度而言,他们的生活真的是沙漠化的。

  长城网:那您有没有去了解他们不去看电影、不去看书、不愿加大文化消费投入背后的原因呢?

  何香久:之所以不去看电影是因为城市的电影票太贵。看电影不可能一个人,通常是带着好几个工友一起去看,一场电影下来,半个月的工资砸进去了。我采访的农民工中有的人住在桥洞底下,而桥洞旁边就是一家地下旅馆。他们给我算了一笔账:一天挣100多块钱,拿出45块钱的住宿,35块钱的吃饭,80块钱就没了,还不能生病,不能买生活用品,所以他们宁愿住桥洞,省下住宿的45块钱来。

  国新办发布过一组数字,现在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2060元。当然我所了解的农民工的工资很多都高于这个数字,有的甚至达到五六千元。但即便是这样,他们用于文化消费的钱最多不超过2%。为什么他们的收入跟城市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文化投入却不肯增加呢?我就这个问题问过农民工朋友,在他们眼里,城里人的钱跟农村人的钱是不一样的。城市人有房子住、贫困有社保,病了有医保,农民工却什么都没有。因而两者之间对钱的投放和使用有着很大的不同。城市人有社会保障,因而他们愿意拿出一部分钱用于文化消费,但农民工就不愿意也不敢这么做。农民工能接受的多是免费和最低档的文化消费。我曾经问采访的农民工有没有书,其中一个说有,接着给我拿出一本书,没有封面封底,就只有中间的薄薄的一部分,就是这样一本书,还是他的工友三年前送他的。因为平时没有别的消遣,他把那本书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故事情节几乎可以倒背如流。

  长城网:对于农民工在文化消费上的欠缺,农民工文化日益孤岛化、沙漠化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您有什么建议?

  何香久:建议政府给他们更多的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完成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促进他们的文化消费。

  其次,是为他们提供没有差别的文化服务。我们在公共服务的制度设计上应该考虑到农民工,别忘了这个庞大的群体。因为他们文化的沙漠化、孤岛化,人际关系的封闭化,造成新生代农民工与现代城市之间的隔阂。

  第三是要把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统一纳入到社区管理。在这一点上,山东的淄博已经创造了很好的经验。我专门就这个问题做过考察和调研,他们为农民工提供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这个也形成了我建议中很重要的一条: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我们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中的一部分资金拿出来,为农民工购买文化服务。比如在农民工聚集区给他们看演出、放电影。当然,这只是最简单也是最低层级的文化服务方式,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应该把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纳入到社区管理,对那些有文艺特长的农民工给予辅导和培养,让他们由文化享受者向文化融入者、参与者转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根本上融入城市。

  长城网:现在我省各地都在推行文化惠民活动,您认为应该怎样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让各类人群都切实享受到活动的成果。

  何香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还应该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我们在上游供应产品上一定要让农民真正享受它的文化红利。比如我们现在供应的一些文化产品,很多老百姓并不一定愿意接受。我曾经到过一些农家书屋,在里面发现很多专业性很强的、高精尖技术的书,老百姓根本看不懂,给他们这些书籍反而不如一些种植和养殖的书籍来的实惠,也更能受到百姓的欢迎。从这一点上来看,供应的文化产品不被供应对象所接受,那么我们大力度投入所产生的影响将大打折扣。因而,在文化产品的供应上,一定要给他们供应“量身打造”的文化产品。要建立农民工的“文化超市”,让他们有选择的自主权,一定要给他们这个权利,让他们去选择合适、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投入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产生应有的影响。

  长城网:2013年,电视上的“荧屏河北”现象在河北乃至全国引起很大轰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沧州市文联副主席,同时也是一位知名作家,您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得益于什么?

  何香久:其实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影视这样一种形式展现出来,深入人心,效果非常好。这种现象对河北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道德建设可以说起了很好的助推作用。这样的形式大家很欢迎,也能够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从中受益。

  长城网:在未来您的一些创作中,会不会考虑加入到这种“河北现象”的创作大军中来?

  何香久:以后的创作肯定还是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多地关注老百姓、关注农民工,写好反映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的书籍《他们的流年》。继续深入采访,写出一本中国农民工备忘录,留给国家,留给我们的未来。

  长城网:最后,请您谈谈在今年两会上的期待。

  何香久:就是履职。政协委员不只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对国家的负责、人民的负责,同时也是对政协事业的负责。我们都应该有担当意识,写提案时能够接地气,发有用之言,建有用之策。这就是我的期待。

关键词:两会,农民工,文化权益,何香久

分享到: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  刘世柠

相关新闻

| | | | |
网站地图